蜜蜂科 蜂病防治 中蜂\意蜂白垩病的症状及防治?治疗蜂群白垩病的药物?

中蜂\意蜂白垩病的症状及防治?治疗蜂群白垩病的药物?

白垩病是蜜蜂养蜂中常见的蜂病,是一种传染性真菌,以感染蜜蜂幼虫为主,目前主要出现在在北美、欧洲、中国等地,19…

白垩病是蜜蜂养蜂中常见的蜂病,是一种传染性真菌,以感染蜜蜂幼虫为主,目前主要出现在在北美、欧洲、中国等地,1991年首次在我国媒体上被报道,主要在西方蜜蜂种群中传染,危害十分严重,其主要表现为患病的幼虫在封盖的前就会出现死亡,那么如何防治呢,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蜜蜂白垩病的症状及防治吧!

白垩病

白垩病病因

白垩病是由蜜蜂球囊菌的真菌所诱发的,奇怪的是这种真菌只会侵袭幼虫,而且具有相当顽强的生命力,自然状态下可存活15年以上。人工养殖中一般是过度分蜂、饲喂卫生不达标的花粉、滥用抗生素、人为改变蜜蜂肠道内微生物、蜂群群势较弱等都是可以引发白垩病的。

白垩病病症

白垩病一般感染蜜蜂幼虫,因此幼虫是受害者,一般患病的幼虫会在封盖前或后死掉,表现的病症是:死掉的幼虫一开始是苍白色的且虫体肿胀,后期则出现过度失水导致虫体逐渐缩小成质地疏松的白色石灰物质。如果病情较轻,蜂群中的蜜蜂可自行将被感染的虫尸清理出巢,如果病情严重,会导致蜂群无法自行完成清理,那么就会出现很多巢房中出现白色的虫尸。一般来说,雄蜂幼虫比工蜂幼虫更容易遭受白垩病的侵袭。

蜂群发病规律

白垩病诱发主要是:当蜂群进入繁殖期后,由于保温不到位或哺育蜂较少,巢房中的幼虫反复受冷出现抵抗低下所致。蜜蜂球囊菌孢子囊增殖和形成的最适温度是在30℃左右,当蜂巢整体温度从35℃下降到30℃时,幼虫极易被感染;白垩病每年在4~10月间都有可能发生,不过一般以4~6月为最易发生时期,养蜂人一定要注意防治。

白垩并如何防治?

1.换箱换脾:如果蜂群出现白垩并,则要及时除去病群中所有的病虫脾和粉蜜脾,换上卫生达标的巢脾以至于不影响供蜂王产卵,注意做好蜂群保暖措施,将蜂想搬到相对干燥的地方,远离阴冷潮湿的环境,要确保蜂箱内外都处于干燥状态。

2.药物治疗:要经常性的给病蜂群换箱换脾,按NY5138-2002的规定使用制霉菌素饲喂蜂群,每升50%糖水加制霉菌素200毫克,每隔3天饲喂1次,连续使用5次看治疗效果后再考虑是否继续使用,这里一定要注意,在采蜜期内要停止使用,以免污染蜂蜜。

总结:白垩病是一种感染蜜蜂幼虫的真菌传染病,对蜂群的危害十分巨大,一旦出现这种病症就要及时处理,总之,要饲喂蜜蜂强群才能抵抗病症,才能确保蜂群又好又快的发展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蜜蜂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mifengke.com/jishu/fengbing/1422.html

发表回复

返回顶部